不做中國人 ◎史英 (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008.9)


其實,我已經很久不逛書店了;一是懶,二是該看的書總有人幫我買來。那一天剛好有個空檔,實在無處可去,就去路邊的金石堂看看。不知道為什麼,最顯眼的位置上,都是和賺錢或中國有關的;然而,在某個角落的書縫裡,還是讓我看到了很驚人的書名。

這書的名字是:來生不做中國人。當然,對於許多連「此生」都不做中國人的人來說,還要等到「來生」才不做中國人,其實是看不上眼的;然而,作者鍾祖康先生是香港人,從小在中國的屬地(雖然是在英國的租借之中)長大,而現在香港又正式地成為中國的領土,他大概覺得生米已經煮成熟飯,這個「不做中國人」的願望,就只能期之於來生了。

即使是來生的事情,但敢於在此生說出,我就覺得很了不起。要知道,在鋪天蓋地無所不在的社會文化和國家教育之中,這是「數典忘祖」的大罪;魯迅早年寫了很多批判中國人的文章,柏陽後來也寫過《醜陋的中國人》, 但他們都是恨鐵不成鋼,並沒有要與中國決裂、翻臉不認中國或徹底改變自己的出身的意思。

那麼,是鍾先生個人對國家的感情較淡?或是經過二次世界大戰和許多國際衝突而進入廿一世紀之後,人們已經比較不那麼執著於血緣或國界,而更樂於做一個世界公民?或者兩個因素都各有一點點,但從這本書裡面的論述來看,這個「做不做中國人」的問題,恐怕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在。

在〈長期統一導致今世落後〉這一篇裡,作者拿哥倫布和鄭和做了比較。哥倫布原是義大利人,為了張羅船隻出海探險,在歐洲各國的貴族和王室之間奔走,最後是西班牙國王勉強給他資助(科學史中也有這段歷史,但重點是在國王的學者們質疑往一個方向航去,最後會不會直直掉落下去)。至於鄭和七下西洋,不但聲勢(寶船六十多艘,隨行二、三萬人)比哥倫布大得太多,時間也早了八十年;然而一旦皇上改了主意,中國的航海事業就戛然而止,船過水無痕,一切都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。

也就是說,正是因為歐洲一直是四分五裂的狀態,各種新的思維和探索,才能周旋於各國之間,終於大放異彩(就如中國春秋戰國時代);而大一統的中國,任何一個命令,無論何等荒謬,都得全國遵行,這就使得文明的發展,為了保持既成的利益集團,而只能向下沉淪。
作者接著說:大一統的壞處,其實不必講到那麼遠去,只要看看文革期間中央的一聲令下,全國的學校立即關閉了五年;而分裂的好處,只要設想南韓、台灣和香港如果一直在中國統制之下,到今天中國也只不過是多了一個東三省或海南島而已,但事實上這三地的七千萬人的自由和尊嚴,都因分裂而得以倖存!

或者有人會說,分裂也有壞處,就是各小國之間爭戰不休;但各小國為什麼非得爭戰不休呢?說穿了其實只有一個原因,不是別的,恰恰就是因為某幾個小國,或所有的小國都想要統一別人。所以,分裂所造成的傷害,其實還是來自大一統的思想,或至少是想要侵佔別人的野心。來到廿一世紀後,人們已經多多少少學到一些教訓,那就是,合作總比鬥爭強。這也就是歐盟,或其他共同市場慢慢風行起來的原故。
其實,蕭萬長先生所提的「兩岸共同市場」,也是基於這個看法;這個構想原本是不錯的,唯一的問題只在,實在是昧於事實,太過一廂情願:這在新政府上台的幾個月裡,已經得到充分的證明。

所以,事情已經非常明顯,無論是來生或今生不做中國人,並不是和中國有仇,或特別厭惡中國,或非和中國弄個你死我活不可;而是為了文明的長遠發展,保持既有的小國,或再多成立一些新的小國 (例如西藏或其他少數民族可以獨立出來), 其實是對所有的人,包括中國人,都比較有利。

總之,國家主義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東西。國家本來是為了人民的福祉而存在的,國家是手段,人民才是目的。但弄到後來,竟有人以為國家的壯大、崛起、統一甚至擴張才是目的,而把人民當做達成這些目的工具! 所以,人本主義無論如何,是反對國家主義的!什麼國家至上,那人民呢?


現在的問題只在,我們必須好好地在現有的基礎上,把台灣建設成一個值得別人尊敬的國家;如果我們這麼做了,那麼,無論將來的發展如何,我們都可以了無遺憾。在這個過程裡,讓我們不要反對中國,只反對中國的大一統思想;讓我們尊重想做中國人的人,但不做中國人的人,也不必害怕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